隨著科技的進展,我們應該更關注網路世界的參與和社群媒體的使用,無論是上傳親子生活的照片或影片,或是「公開」任何資訊在社群媒體或網路世界中,除了會被社群媒體紀錄、保存下來,並加以分析之外,第三方也會將公開資訊和採取的行動加以記錄下來,因此,我們必須要更有意識的去使用社群媒體和網路,並採取正確的行動來保護自身和孩子的隱私安全。
上一則提到啟心家長分享活動,我們邀請楊爸爸來分享常用社群使用及隱私安全設定,很感謝他樂意分享這次演講內容,讓這些讓更多人可以增進隱私保護的意識。我們除了分享簡報內容之外,也特別將演講內容所提到的重點和我們之前去上青少年父母成長課程中老師所提到的重點,強調說明如下:
-補充如何判斷資訊是否為真的作法:故事或圖表有沒有引用來源? 資料來源描述情況是否真的與這篇文章聲稱的一致? 資料來源是否具有權威性? 如果消息引用了量化資料,就數學來看是否合理? 資料來源是否能證實文章的觀點? 是否做到同一故事裡包含多家獨立觀點? (資料來源:未來地圖,提姆.歐萊禮(Tim O’Reilly),天下雜誌出版社,2019.1)
「諷刺的是,孩子們在13歲前,技術上來說是不能註冊大多數社交媒體服務的,這意味著一些守規矩的青少年開始上網之後覺得很震驚。19歲的西班牙軟件開發者伊圖爾韋(Konrad Iturbe)說,意識到父母在網上發他照片時,他「猛然醒悟」。…他說,發現這些照片感覺像被「侵犯了隱私」。網上還有他小時候的照片,這尤其讓他感到煩惱,而且他媽媽的Instagram帳號是對公眾開放的。」
以下就是楊爸爸分享的內容,希望大家可以一起來,採取行動保護自己和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