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心蒙特梭利實驗教育/主教老師
國際蒙特梭利協會AMI 6-12歲合格教師
國際蒙特梭利協會AMI/NAMTA 12-18歲合格教師
啟心蒙特梭利實驗教育/主教老師
王老師很瞭解孩子心,能夠建立一個成熟穩定的團體,靠得是王老師對孩子的觀察,有些孩子就是很認定王老師,就是很願意跟王老師學,這是為什麼在蒙特梭利環境中,強調老師跟孩子所建立關係的重要。
關於啟心的專職老師們
啟心的老師們除了喜愛與孩子相處的心之外,也非常喜歡植物與小動物。
每位老師對於教室內的植物如數家珍,都知道名稱、照顧的方式還有特性,教室內的所有植物都受到孩子和老師們的悉心照顧,看到有枯黃的葉子,無論是孩子或老師看到都會主動去修剪它,孩子們也非常習慣的會去擦拭葉子,使每片葉子都看不到灰塵的影子。每位老師都有愛惜環境、重視整潔的習慣,已經很整齊清爽的教室,變得更乾淨、有秩序,即使是放假期間,老師們也會不時的來照顧教室的植物和小動物。
蒙特梭利老師是否需要具備某些條件特質,答案是肯定的。除了體力要好之外,還需要對孩子具有敏銳的觀察,有份理解孩子的心,也要喜愛投入這份工作,因為是蒙特梭利老師,更需要持續不斷的學習精進,吸收新知,對孩子的行為管教則需要溫柔而堅定,時時刻刻用身教來做孩子的示範…等,這些都是啟心老師所具備的特質。
接下來,來聊聊每位老師吧!
謝馥安老師
啟心蒙特梭利實驗教育 主教老師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輔修英文教學
AMI國際蒙特梭利協會6-12歲合格師資
啟心創立一年之後,謝老師即加入我們,在之前,謝老師在幼兒園擔任老師,後來,成為啟心儲備師資,經過三年蒙特梭利主教老師的訓練之後,擔任主教老師,迄今已經有蒙特梭利小學教學四年多的經驗,而她所具備的溫柔而堅定的特質,是引導孩子建立良好規範所需要的重要特質。
張子予老師
啟心蒙特梭利實驗教育 助理老師
國立台東大學華語文學系
國小代課教師
排球系隊
在幾位新老師加入之後,學校的寵物們受到更細心的照顧,也對孩子們做了很好的示範。學校的紅腿象龜是元老級的寵物,在明水教室時期就在教室裡陪伴著孩子們。張老師加入啟心之後,每天下午照顧寵物的時間,都會徹底的清洗象龜的家和處理食物糞便,孩子也一起幫忙。有天張老師沒空處理,孩子就自動地按照老師的做法去清理。大人如何地做事、如何地愛護動物、照顧動物,孩子全都看在眼裡,對孩子來說都是最好示範。張老師的加入也提供孩子更多文學素養的支持,陪伴孩子練習寫作,從啟心週報可以看得出來,孩子在使用文字與寫作上有更多元的成長。
蕭慈瑩老師
啟心蒙特梭利實驗教育 助理老師
國立清華大學 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
國小課輔實習教師
國小教師證
蕭老師今年(2020年)才加入我們,教育專業背景出身,使得她對於教育很有理想,期待的是像啟心這樣的教育,因此,雖然有教師證,卻不想要進入一般小學任教,進到了啟心,讓她可以在理想的教育環境中發揮所長。目前蕭老師與謝老師搭配,在低年級的教室帶領孩子,對於特別需要引導的低年級孩子來說,有著堅定耐心特質的蕭老師,是低年級孩子很需要的,蕭老師加入啟心教學團隊,讓我們的師資陣容更為堅強。
簡珮玲老師
啟心蒙特梭利實驗教育 兼任英文老師
學歷
中英口筆譯碩士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MEd TESOL University of Sydney
教學經歷
台北市立大學 兼任講師—教授英文(二)
國立台北商業大學 兼任講師—教授翻譯等
實踐大學 兼任講師—教授作文、翻譯等
淡江大學英文系 兼任講師—教授大一英文、大二英文
簡老師有非常完整兒童英語教學經驗,迄今除了在大學兼任英文講師之外,也持續有帶領國中小及高中的學生英文學習課程。
目前王宗輝老師對於啟心所有老師已規劃完整的蒙特梭利師資訓練課程,每週都會由王宗輝老師對啟心老師進行師資培訓,除了理論課程之外,更有實務課程,在每日與孩子工作的運作中,老師能將蒙特梭利理論應用於授課中,此外,也在每日與孩子的相處中,得到如何應對處理的實作經驗。目標是培養每位助理老師未來都能夠獨當一面,成為啟心的主教老師。作為啟心的主教老師除了本身的專長之外,也需要學習蒙特梭利老師所需要的其他能力,例如要能夠教五大主軸故事架構下的所有內容,做各種示範等等,這樣的培訓會持續一段時間,而在啟心的主教師資考核下,將有機會成為啟心的主教老師。
啟心教師團隊除了老師本身的學習成長之外,目前也持續對外招募新血,歡迎加入我們。
有意加入者,請先對啟心有基本認識,覺得教育理念適合者,請提供履歷、自傳、畢業證書、成績單、推薦信或提供推薦人資訊。
將上述資料郵寄到信箱:inspiringchild@gmail.com
啟心老師來到啟心之後的感想
From: 謝馥安老師
啟心教學現場 #1
已經相處一年多的孩子(今年小二)在中午用餐時間邀請我同桌,進食過程中與我閒聊分享著她的日常點滴,因為經常和喜愛花果的外婆相處,她能夠對於外婆種植的花果如數家珍:我外婆的菜園裡有秋葵、紫蘇、番茄、小黃瓜、蔥。還有還有,火龍果、絲瓜… 謝老師你示範的「花的部位」我都知道喔!你知道小黃瓜的花是什麼顏色的嗎?我還有看過秋葵的花… …
啟心教學現場 #2
孩子們這陣子在準備專題分享的資料,「謝老師,我要報告世界上最大的蝴蝶:『亞歷珊卓皇后鳥翼蝶』。」當然好啊!你已經確定你要分享的昆蟲了,那就可以來找一些相關資料啦!搜尋資料、上台分享後過了許久,「老師,我想跟大家分享我家的蝴蝶標本,可以嗎?」接著一週的時間,這位孩子陸續帶來許多家裡收藏的蝴蝶標本與同學分享。「這一隻是枯葉蝶、這隻叫做夢幻閃蝶、這是黑尾鳳蝶…」
啟心教學現場 #3
有一位小一家長在接送時間來向我道謝,提到我在教師節期間與孩子們的團體討論中提到:教師節大家想到的是要感謝老師,但孩子們最要感謝的,生命中的第一位老師,其實是自己的爸爸媽媽,他們教會孩子如何吃飯、穿衣、探索環境與這世界,所以要回家向爸爸媽媽說聲「教師節快樂」。這孩子聽進心裡去,回家之後對爸爸媽媽有更多的尊重,爸媽也驚喜的看到孩子的轉變。
這些年,我不間斷地經歷著啟心蒙式教育的課室日常,與孩子們一起生活、學習,從中印證蒙特梭利女士的教育哲學。在宇宙教育的底蘊下,孩子可以探索環境、學習做人、連結各種不同的生命、建立關係,最後更加地認識自己。若不是親歷其境,我實在很難想像王宗輝老師、錢思敏老師夫婦倆究竟花費了多大的心力創辦、經營啟心蒙式實驗教育。
我衷心感到幸運,能有機會深刻認識蒙特梭利教育,以行動實踐蒙式精神。
From:張子予老師
那天和朋友聚餐,看到甜點上頭插著一根裝飾用的薄荷,我急忙拍著朋友的肩膀說:「欸!這個可以帶回家種耶!放在水裡就可以種了!」沒想到,隨之而來的是朋友懷疑的眼神。這時我才驚覺,啟心帶給我的,遠不只是份薪水而已。
以前的我,「植物」只是和我恰巧住在同一個世界的「東西」。而現在,「植物」是真實存在的「生命」。我不僅欣賞著他們的美,同時,我更尊重他們的存在。奇妙的是,當我把生活周遭的一切事物昇華為生命之後,我的生活變得更加忙碌了。因為不忍心看到和我同為生命個體的動植物們生活得不好,所以我努力打掃環境,並細心體會著環境釋放的訊息。也因為如此,我漸漸收起以前囂張跋扈的性格,開始思考並揣摩真正意義上的尊重。
我的生活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說來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但是我知道,這樣和環境為伍的自己,我很喜歡!
From:蕭慈瑩老師
來到啟心的這段時間,讓我覺得自己也在跟著學生一起成長,以前我很少與學生分享自己的生活經驗,在這裡和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能輕鬆地分享一些故事,除了藉由分享來鼓勵學生解決遇到的困難外,更讓我發現,當回想這些經驗時,更能理解學生產生的感受。有一次的騎腳踏車活動中,我陪著一位對騎腳踏車有一點恐懼和不安的學生一起完成這趟路程,路程中了解學生對於騎腳踏車的感受與想法,我與學生分享了自身的經驗,也一起觀察其他人騎腳踏車的方式,努力的嘗試後,慢慢的重新建立起信心,最後也順利騎完全程,這對我來說也是一個特別的經驗。
在這裡讓我看見學生的表達是受到尊重,老師與學生任何的事情都可以一起討論,來達到共識,學生來到學校不再是被動的接受學習,而是讓學生有許多彈性,自主學習的方式。我喜歡這樣的環境,讓老師和學生沒有身份上的隔閡,有更多能一起討論機會,一起找出方法。